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甘肃电气集团工会的部署要求,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甘肃省和集团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公司坚持以问题导向破题、以目标导向引领、以结果导向检验,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提升技能水平、优化机制建设“三维联动”,全面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心往一处想”的发展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筑牢职工队伍思想根基是素质提升的首要任务。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党委领学+支部促学+班组共学”三级联动学习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入班组、到岗位,让理论学习真正与生产实践同频共振。同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理念深植职工心中,先后组织开展并参加集团工会、天水市总工会各类宣讲、培训、竞赛等活动6次,用“身边事”诠释“大道理”,用鲜活故事诠释“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深刻内涵,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形成“企业发展我受益、我为企业作贡献”的思想共识。
聚焦能力提升,练就“劲往一处使”的过硬本领
公司以职工素质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培养+竞赛+创新”三位一体能力提升体系,推动职工素质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一是靶向培养强基础。深入实施岗位素质提升工程,以“工学一体化”为抓手,紧扣生产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累计开展各类学习培训93次,覆盖职工1300余人次;推行“师带徒”传帮带机制,结对15对30人,加速青年职工成长为业务骨干;联合本地职业院校推行“新型学徒制”,实现“院校学理论、车间练实操”的精准培育;推动70余名管理人员下沉基层实训,每周开展工程设计、工艺规范和质量讲评,切实提升岗位适配能力。二是公司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常态化练兵体系,聚焦重点合同履约、关键技术攻关需求,由工会牵头开展工程设计、质检服务、装配、配线等多工种技能比武,推动职工在真刀真枪的竞技中突破技能瓶颈;深化“选、育、赛、用”培养机制,先后选树“劳动模范”“工匠”和“技术能手”6人,通过典型引领激发职工比学赶超热情。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组织开展“安康杯暨质量月劳动竞赛”“内蒙古双欣化工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参与职工230余人次,积极推动安全技能与质量意识双提升。三是创新赋能激活力。常态化开展“四技五小两比”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累计完成技术革新10余项、发明创造7项,收集合理化建议25项,以创新成果转化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将职工智慧转化为企业发展实效,2024年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被评为天水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秀创新项目。
健全激励机制,激活“智往一处聚”的内生动力
公司聚焦技能人才成长与企业活力提升,通过健全多元评价、拓宽发展通道、优化激励制度、强化民主保障等举措,构建全链条激励保障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在人才评价与发展通道建设上,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兼顾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同时拓宽成长路径,健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符合条件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分别申报工程等8个系列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彻底打通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上升通道”。激励制度优化同步推进,以“薪酬与能力匹配”为核心完善激励机制,修订《基本薪酬管理办法》《经营绩效激励管理办法》,同步制定《关于对专业技能人才津贴补助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完善让技能“变现”、业绩“增值”,切实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工作热情。民主管理保障同样走深走实,公司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推进企业民主管理“1+2+N”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让产业工人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主人翁”。
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公司以思想铸魂、技能筑基、机制赋能,走出了一条“政治引领、素质提升、创新驱动”的产改新路。通过思想共识的深度凝聚、技能人才的系统培育、激励机制的全面优化,公司不仅锻造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产业工人队伍,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人才红利”。
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更高站位践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以更实举措打通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以更大力度推动“技术能级”与“价值创造”双提升,书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崭新篇章!
用户名:
登陆密码:
验证码: